2017年11月27日,为贯彻“十九大”和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有关落实总书记关于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讲话的指示,进一步推进高寒矿区渣山复绿修复与环境治理工作,青海省科技厅、青海大学、木里煤田管理局联合举办的“高寒矿区复绿与生态修复成果交流与学术研讨会”在青海大学隆重召开。来自青海省科技厅、青海大学、中科院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木里煤田管理局、木里煤业开发集团以及青海木里煤田9家采矿企业的领导和专家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青海大学李丽荣副校长和betvictor中文 李宗仁院长共同主持会议。
会议基于省科技厅“高寒矿区植被恢复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项目的前期研究成果和木里煤田各矿区积累的渣山复绿经验,围绕矿山复绿工作、存在问题、复绿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以及下一步复绿工作的构想,进行了总结发言和经验交流。
木里煤田管理局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文杰、青海木里煤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昭、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曹广民研究员,以及9家采矿企业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围绕“高寒矿区复绿与生态修复”论述了木里煤田生态修复成效及重大生态建设战略意义,介绍了木里煤田综合治理的基本情况和矿山植被修复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Betvictor中文网址 李希来教授汇报了“高寒矿区植被恢复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项目进展及前期成果。该项目经过3年多的科技攻关,在矿区渣山坡体稳定和高寒矿区植被恢复的土壤基质处理、草种筛选、栽培技术、混播筛选、喷播技术、推广示范等方面的集成试验示范研究方面现已取得突破性的阶段成果。研究发现矿区渣山表层基质氮、磷养分严重缺乏和渣山表层基质温度较低是限制植被恢复的两个关键性因子;成功筛选出木里煤田江仓矿区煤矸石渣山不覆土种植多年生禾草,引种长寿命密丛型植物疏花针茅、嵩草和灌丛植物金露梅成活率达到60%。项目组共完成6个试验区15亩和一个试验推广区30亩,合计面积45亩,完成了示范推广面积1961亩(2013年20亩、2014年90亩、2015年1068亩、2016年783亩)。植被恢复区盖度平均达到70%以上;并核算出渣山覆土恢复植被成本显著高于不覆土处理近4倍。研究确定大播量(5-10倍常规播量)+重施肥(有机肥)+禾草混播+加盖无纺布,是木里煤田复绿取得成功的栽培技术措施。同时研究发现,由于木里煤田矿区所用草种均为禾本科植物,属于短寿命植物,缺乏密丛型长寿命植物,不利于渣山植被的自然演替和高寒草甸的恢复,渣山种植草种种子难以形成,种子成熟率仅为5%左右,种植草种面临退化。为了巩固木里煤田种草复绿成果,采用围栏禁牧+春季追肥+补播是一项有效的植被恢复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该项目前期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为整个木里煤田矿区渣山植被恢复的进程与技术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项技术曾得到了省政府、省委领导以及相关技术督导部门实地视查的认可和好评,此次与会各矿山企业领导也给予高度认可和接受,纷纷表示2018年基于此项技术进行规模化推广,“黑洞”变绿前景乐观。
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张超远对此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对李希来团队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建议青海大学建设好一支稳定的生态保护学术队伍,成立高寒矿山植被修复研究中心(基地),长期有效地为青海省矿山植被修复提供技术支撑,为青海生态保护工作服务。最后李丽荣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了表态发言,表示青海大学将重点支持高寒矿区生态修复研究工作,不负众望,为青海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betvictor中文 办公室供稿)
呈:省科技厅、木里煤田管理局、校领导
报:校办、校宣传部